首页

艾彩原创专区

时间:2025-05-24 12:03:21 作者:胡大鹏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 浏览量:60186

  中新社广州8月23日电 (郭军 刘零芝)据广东海事部门最新通报,深中通道开通近两月,经深中大桥进出的船舶流量已破两万艘次,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间海上经济互动往来频繁,联系密切。

  在深中通道“翠亨东”出入口附近,新中山客运口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未来将开通中山至澳门机场等3条新航线。该客运口岸建成后,从中山到澳门机场码头仅需40分钟。

  深中通道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要素的聚集。以前港澳籍船舶要在大湾区其他城市维修,需要办理多项手续,还要进行拖带作业,面临诸多不便。

  “我们通过实行进出口岸便利通关机制,让港澳籍船舶可直航到中山维修。港澳籍船舶只需持有有效船舶适航证明材料,满足最低安全配员要求,就可以直航入境中山维修,该措施可为每艘次船舶节省费用超10万元人民币,也带动中山船舶维修业务增长了三成左右。”中山港口海事处副处长王维说。

  在中山致洋船厂,8艘港澳籍船舶目前正在厂房和船坞内维修。“现在从澳门直航过来修船非常划算,给我们降低了不少修船成本。”正在中山修船的澳门船东钟兆林表示。

  此外,针对港澳籍船舶驾驶员不熟悉内地航道、水文及气象的航行安全问题,广东海事部门还为驾驶员提供了参考航路指引服务,不仅提高了船舶运行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空间联系日渐紧密,除深中通道外,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基础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海事政务服务标准化、区域联动一体化水平也在同步提升。

  在珠江口特别监管区,海事部门实现了船舶航行计划预报、船舶动态报告、重点船舶进出港监控、船舶进出港防台、搜救应急和碍断航交通组织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全链条”覆盖水上交通组织全过程。

  “一次报告,全程通行”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珠江口航道和码头的使用率、船舶周转率。“只需要在平台上通报一次,就可以全程通行整个珠江口水域,大大缩短船舶等候的时间。”中山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杨照宏介绍说。

  据悉,目前,粤港澳三地海事部门加强了协同合作,探索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点、航运行业特征相适应的海事管理模式。广东海事部门与香港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实现共享,相互填补海事服务盲区;积极开发建设“智慧海事系统(澳门版)”,推动船舶信息化监管数据联通;在船舶安全检查方面实现了三地海事部门船舶信息共享、检查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

  接下来,粤港澳三地海事管理机构还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非公约船舶安全检查协同机制落地实施,实现粤港澳高速客船技术标准协同。(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航展馆内军歌嘹亮 引观众集体大合唱

  钟倩回忆道,2003年,一则《四川宜宾江域,有渔民误捕长江大白鲟》的消息震惊全国。“长江里上一次发现活体白鲟还是1993年,整整十年之后,这条野生白鲟的出现给科学家撕开了一线光亮:通过标记放流、跟踪这条白鲟,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洄游产卵场,再通过采集授精,实现人工繁育,由此保住该种群。”

世界看两会|南非学者: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空间先进水生生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在轨搭建一个由斑马鱼和金鱼藻组成的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空间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该项目将成功构建鱼类的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实现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解析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重庆荣昌举行首届全国荣商大会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乌鲁木齐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小军)19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科技领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新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52亿元,同比增长逾两成,增速排名全国第2位。

福建南日岛唱响“开海歌” 争撒开渔“第一网”

“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现有的传统产业。这一转变有利于中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塑造发展新优势。”德勤中国区主席蒋颖说。

云南“团结进步同心营”开营 140人踏上研学之旅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清洁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加。”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北经贸大学原副校长武义青表示,中国的外贸“新三样”正好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